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上海国资重组2011攻坚:167亿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摘要:2011年,上海上市国资改革的国资攻坚公司目标是将经营性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在2010年30%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春节后,重组资产注入随着交运股份600676.SH、亿元上海汽车600104.SH和华域汽车600741.SH陆续停牌,上海上市上海国资改革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国资攻坚公司焦点。

  此前,重组资产注入上海建工600170.SH和隧道股份600820.SH已经分别于1月13日和1月17日进入重大事项停牌。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上市2008年9月开始展开的国资攻坚公司第三轮上海国资重组,正进入攻坚阶段。重组资产注入

  来自上海市国资委的亿元消息称,2011年,上海上市国资改革的国资攻坚公司目标是将经营性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在2010年30%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1月份召开的重组资产注入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国资系统90%的产业集团,将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2011年将成为整个国企改革中的关键年。

  安信证券的测算显示,以上海国资1.4万亿元总资产中9000亿元经营性资产计算;将区属国资排除之后,上海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经营性资产约6000亿元;再除去约2300亿元的固化公益性资产,真正意义上的经营性资产约3700多亿元;按照4.5%的证券化率增幅,2011年准备注入上市的国有资产约167亿元。

  上海建工有望获注市政设计院

  今年1月13日,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召开后的第二天,上海建工发布公告,因接控股股东建工集团通知“拟议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项”,即日起停牌。

  事实上,早在2009年7月,上海建工就已启动第一轮资产注入。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认购上海建工集团持有的上海市安装工程公司等12家公司股权。

  上述重组方案在2009年12月28日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去年5月份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批文后,上海建工完成首轮资产注入。

  根据公司2月1日披露的资产重组事项进展公告,此次上海建工计划“择优整合建工集团所控海外业务板块和设计业务板块资产”。目前,公司已向上海市国资委上报本次资产重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得原则同意批复,如今正对拟收购资产的审计、评估和尽职调查。

  记者从相关投行人士处了解到,此次有望注入上海建工的设计类资产,是上海市国资委控制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下称“市政设计院”。

  2010年9月中旬,上海市国资委曾专门召开上海建工集团和市政设计院的联合重组会议。出席会议的市国资委主任吕永明指出,建工集团和市政设计院联合重组,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需要,建工集团接受市政设计院之后,将肩负起建筑总承包和总集成商的角色。此后,市政设计院便展开公司制改造等相关工作。

  去年12月31日,上海市国资委再次召开市政设计院的关系划转、领导班子和干部管理权限调整会议,从而完成了市政设计院划转建工集团后人事关系的交接。

  一位建工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集团内部其实也有一个设计院,但设计实力和市政院相比差距很大,后者在全国市政类设计院中排名前三,在建筑设计类排名前20,重组之后能进一步完善建工集团产业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上海建工集团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集团海外事业部及海外子公司,此外还包括2009年2月从上实集团划转至上海建工集团的上海市外经集团。

  记者了解的一组数据显示,早在2008年,上海建工集团海外事业部和外经集团的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就达20.25亿元,利润总额约2400万元。2009年和2010年,上海建工集团相继完成了对外经集团的资产摸底、梳理和不良资产处置,已基本完成对海外业务的整合。此次,这两部分资产有望和市政设计院一起注入上市公司。

  隧道股份或接收市政工程承包业务

  和上海建工启动第二轮注入不同的是,隶属于上海城建集团的隧道股份一直未进行资产整合。

  今年1月17日停牌后,公司已两次公布重组进展公告,称控股股东正在酝酿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并表示,如果在30日内未能召开董事会审议重大重组预案,将于3月16日恢复交易。

  作为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上海城建集团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市政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开发和地下工程施工专用设备的开发制造三大方面。

  未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该集团资产总额约386.01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权权益约53.53亿元,当年1-9月份,实现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81.74亿元和6.4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2.99亿元。

  资料显示,隧道股份为上海城建集团唯一的上市公司,除此以外,城建集团还拥有包括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等17家一级子公司。

  从业务分类来看,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和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集团以及隧道股份,均为市政及公用工程设施总承包业务的经营主体,前两家公司也是最有希望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

  上海城建集团的数据显示,去年1-9月份,该集团完成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收入达172.58亿元,占集团全部营收的94.95%。

  事实上,城建集团还通过上海青浦第二污水处理公司和上海竹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及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司等,从事基础设施投资业务。

  其中,上海城建投资发展公司是该项业务的主要平台,但由于该类业务短期内盈利能力未能体现,因此注入上市公司隧道股份的可能性并不大。

  此外,上海城建集团还通过2009年4月改制而来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城建置业从事房地产业务。

  据记者了解,该公司累计完成近700万平方米的开发,近三年来的房地产销售收入约合47亿元。

  虽然上海建工首轮注入了房地产业务,但由于房地产业务重组现已处于暂停审批状态,因此市场判断,城建置业也将不在注入资产行列。

  沪国资2011年打响“攻坚战”

  2011年春节后,上海国资下属交运股份、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相继停牌,其中,隶属于上汽集团的上海汽车有望注入汽车物流和汽车销售类相关资产,而华域汽车或注入东华公司等集团剩余零部件资产详见本报2月15日13版《上汽再整合》。

  和上海汽车已经进行过一轮资产注入类似,交运股份已经完成首轮资产注入。

  2007年,交运股份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认购交运集团持有的上海交运国际物流、上海汽车修理公司和上海浦江游览等3家公司股权。

  通过注入交运集团的核心物流资产,以及此后数年的业务梳理,交运股份的三大主业基本形成,分别是运输业和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后服务以及水上旅游服务。

  由于交运集团的绝大部分经营性资产已集中在上市公司交运股份中,因此,有上海本地投行人士判断称,“此次交运股份停牌,可能进一步整合除交运集团以外的上海交通运输物流类资产,而公司拥有的汽车零部件类资产和汽车后服务资产,不排除被剥离给华域汽车的可能”。

  应当承认,虽然汽车零部件业务占据了交运股份约三成的主营收入和利润,但这和交运股份运输、物流业务定位并不相符。

  随着2007年交运巴士的成立,这一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省际客运交通企业已拥有包括东大名路站和恒丰路等客运站。

  2008年,还通过收购使得持有上海南站长途客运公司的股份提高至50%。2010年底,交运巴士还顺利完成对上海强生长途客运公司的收购,其整合路径已然清晰。

  其实,除今年停牌的5家上市公司外,另一家上海国资委控股的上市公司上海家化600315.SH,也因集团改制处于停牌状态。

  当然,这仅仅是上海国资2011年整合步伐的开端,此后的10个月中,还有更多的上海本地国企会加入到资产整合的行列,这样才能完成到今年末沪国资35%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

  此前的2010年,包括强生控股600662.SH、百联股份600631.SH和锦江股份600754.SH等十多家沪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已启动整体上市之旅。

  根据上海市国资委2011年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将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国资委监管的企业集团从50多家减少至30-35家,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提高至40%。

  而作为“十二五”第一年的2011年,将担负起其中5%的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因此,将其称为上海国资整合的攻坚之战。

  依据整合预期较强、集团主业定位清晰、壳资源挖掘和符合集团产业规划等角度,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团队遴选了28家上市公司的组合,包括已停牌的交运股份、隧道股份、2010年进行了小规模收购的中华企业600675.SH、2006年股改承诺进行整合的上海机场600009.SH、上海电气集团下属集中于机电一体化的上海机电600835.SH和隶属于黄浦区国资委的商业类公司新世界600628.SH。

  当然,这份名单中也包括一些主营业务和控股股东的核心业务并不具有很大关系的上市公司,如电气集团下属的自仪股份600848.SH和百联集团下属的第一医药600833.SH。

  和上述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不同的是,这类公司作为壳资源的价值凸显出来,他们的命运可能是如同巴士股份和广电信息600637.SH一样,被上海国资下属的另一个企业集团接手后完成资产注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