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AI复活明星引争议,是否涉及侵权?

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时,复活刘德华饰演的明星父亲在女儿丫丫弥留之际选择将其意识存进“550A”,这一行为也曾挑起观众对于伦理、引争议否对于道德不同立场的涉及思考。

而近日,侵权有视频博主用AI技术复活李玟、复活乔任梁等明星,明星让他们通过视频说话引发关注,引争议否这让“AI复活逝者”技术背后的涉及伦理问题和法律风险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而在这类AI视频评论区,侵权有人打着温情的复活名义,趁机做起AI推广、明星收费服务。引争议否

AI“复活”公众人物惹争议

3月13日,涉及一条李玟被AI“复活”的侵权视频登上微博热搜。在她去世八个月后,有网络博主利用数字技术,还原出她生前一颦一笑,声音和影像均由AI生成。

同时被数字还原的还有张国荣、高以翔、乔任梁等离我们远去的公众人物。他们身着各异,面向镜头却几近统一地都是先问好,再诉说对粉丝的思念等暖心话语。

3月15日,高以翔生前经纪人也转达高以翔家人的意见称,不希望高以翔肖像被他人任意使用,严厉地谴责并坚决抵制该行为,若不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家人会采取法律行动。同时,其家人也呼吁粉丝朋友们保持理智,切勿轻易相信涉事博主的讯息。

据潇湘晨报报道,3月16日,针对儿子肖像被侵权使用一事,乔任梁父亲告诉记者,他已经看到网上传播开来的“儿子被复活”影像,不能接受,感到不舒适,希望对方尽快下架,“他们未征求我们同意,是我侄女刷到视频发给我的,这是在揭伤疤。”

17日中午,江歌妈妈@苦咖啡-夏莲 表示,“不接受用AI复活亲人!如果能“复活”,也仅限于我亲自来做这件事!

对此,有网友表示“大家只是想他了,”另有多数网友认为“尊重逝者,必须下架”“没有底线吗”“别用AI去挣血馒头”“家人可以主动去做,但是陌生人不能用此盈利。”

还有网友表示:建议起诉!

今年2月,著名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爱女就曾引发热议。视频里的包容(包小柏女儿,英文名Feli)不仅可以对话,还能为母亲唱生日歌。

不过,包小柏表示:“其实,‘AI复活’是一个夸张化的称呼,我们没想过让现在的‘包容’完全变成真人一样。”包小柏说,“她”不可能也不需要做到那种境界。“在某种程度上,AI就是一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寄托思念的工具。”包小柏感慨。

“AI复活师”账号活跃,价格从298元到1980元不等

据极目新闻报道,在社交平台,多个类似的“AI复活师”账号在活跃。这些账号通过发布科比、李玟、张国荣等已逝名人的AI视频吸引观众,并在简介中声称可以通过AI技术定制数字人、克隆声音、修复照片,还能“复活”已逝亲人,定制他们的音频视频。目前,部分“AI复活师”的视频已被平台标注“内容疑似AI生成,请谨慎甄别”。

记者私信其中一名“AI复活师”询问能否制作已逝明星的定制说话视频,对方表示可以,且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需要添加微信了解详情。对方提供的“AI复活套餐”包括“逝者照片+AI配音”“逝者照片+逝者声音克隆”“逝者视频+逝者声音克隆”等服务,价格从298元到1980元不等。除AI视频服务外,这名“AI复活师”还表示正在收徒及寻找下游代理,可提供AI视频制作教学服务。

网络博主发来的AI视频报价

另据潇湘晨报报道,记者曾联系采访多个AI复活类账号。采访中发现,这些号称用高科技治愈人心的账号,背后不少成立有专业团队,有一些还在朋友圈招学徒、招代理。自称科技暖人心,实则打着一通精明的“算盘”,用AI换脸逝世明星,引流,收费。

而据极目新闻报道,在电商平台上,不少提供该项服务的店铺都在商品页面强调:只帮助缅怀亲人,不做人脸识别,也不做违法的内容。“我们不提供声音还原服务,就是担心利用AI技术克隆出完全一样的声音,生成出顾客需要的内容后,会被用于不法途径,传播虚假信息等。”一家店铺客服表示。

“这种AI技术应用其实已经十分普遍,不过运用到让已故亲人‘开口说话’上确实很新奇。”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向解释道,AI技术已经具备了从图像和声音中提取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并生成新内容的能力,从技术角度看,这项服务实际就是利用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等技术,让静态的照片动起来,甚至能让照片里的人物“开口说话”。

郭涛认为,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会有一定的心理慰藉作用。但从伦理和社会角度来看,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首先,将已故的亲人“复活”,可能会对活着的人产生误导,让人们沉浸在虚假的亲情中,无法面对现实。其次,将这种技术变成一门生意,可能会引发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也可能会被滥用于制造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是否侵权?律师解读

这些“AI复活”的服务是否涉及侵权?

据极目新闻报道,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目前技术支持下的“复活”,本质上是利用深度合成技术生成虚拟人或者数字人,需要使用死者的人脸、声音等各种数据,配合自己的目的制作相应的内容。

但是据《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

他告诉记者,逝者的肖像、名誉权,仍受法律保护。《民法典》第994条明确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2023年1月10日,我国正式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关于AI技术应用的边界,相关规定已经进行说明:如经被编辑对象的同意,不属于违法。如未经被编辑对象的同意,但用于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也不违法。但用AI技术复活“偶像”这种行为不合法,出于营利、博眼球、诈骗等违法目的,则构成侵权甚至是刑事犯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