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证监会首开放新股发审过程

摘要:证监会首开放新股发审过程


   中国A股市场的证监新股发行审核一向充满神秘感。近来,开放新华社记者独家深入中国证监会发审现场,新股历经数月,发审对此进行全程跟踪。过程这也是证监证监会首次尝试对媒体开放新股发行审核全过程。

    在长达五个多月的开放时间里,新华社记者参与了证监会发行部为拟上市企业召开的新股见面会、反馈会、发审初审会和发审会,过程并采访了部门负责人、证监审核人员、开放申请企业和中介机构,新股亲历了企业在证监会层层“受审”的发审上市必经之路。

    对于任何一家准备上市的过程企业来说,改制、规范化、准备材料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但申请材料报送到证监会才真正是大考的开始。在整个新股发行审核的流程中,证监会发行部和发审委是最关键的两环。尤其是发审会,最终决定企业上市的“生死命运”。

    “新股发行审核是证监会主导下的核准环节,尝试对媒体开放意在推动审核环节的透明化。”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此评价说。

    新股发行一直是证券市场上最受争议之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比例、欺诈发行、审核标准不一致等问题长期备受质疑。

    近期查处的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欺诈发行案更是集中暴露了新股发行审核中的问题,层层关口也难以阻挡一个造假公司上市。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锋表示,应该以此为戒,重新审视发审各个环节。

    分析人士认为,新股发行审核权力集中,但相关责任并不明确,加大开放力度有助于公众监督,形成权力制约。

    经过多年的沿革和探索,中国现行的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已经形成了“双人审核、集体决策”等整套机制,力求交给投资者合格的企业,又不冤枉好的公司。

    而这一审核过程也在不断地从幕后走向台前,接受各界的监督。从2003年发审委委员名单的公开,2009年创业板第一场发审会对媒体的部分开放,到去年开始的公布企业被否原因,再到如今审核全程的开放尝试,被视为证监会权力核心的发行审核过程正努力实现“在阳光下运行”。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考虑把拟上市企业的招股书预披露提前,以给公众留出更多的时间,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这体现了监管层推进新股发行审核透明化的一贯理念,也正是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应有之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