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原因,泉州很久没有参加集体活动了,多措通过这次团建,并举大家重新感受到了集体的擦亮凝聚力。”在洛江河市中学,未成初一年学生郑玮琳高兴地说。年人郑同学提到的工作,是品牌多个部门与社会组织一起举行的未成年人心理拓展系列活动。现场,泉州同学们在心理专家和志愿者的多措带领下,相互配合完成团队游戏,并举体会到久违的擦亮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学会勇敢直面挑战。未成 近年来,年人我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不断创新思路,工作以完善的工作机制为基础,各部门配合默契,优势互补,共同发力,取得“1+1>2”的效果,打造出一批具有特点、卓有成效的闪亮品牌,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打下根基。如今,在社会各界的精心浇灌下,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蔚然成荫。□记者 林书修 通讯员 林繁荣 探索拓展教育新路径 打造“劳动教育”“少年军校”品牌 每天叠被子、叠衣服、收拾沙发、整理书桌……这是今年暑假,二年级学生许梓妍每日必做的事情,小小年纪的她已能帮家长分担不少家务。亲朋好友都夸许梓妍懂事,“这要归功于学校的劳动课!”许梓妍的妈妈这样解释道。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近年来,市教育部门在市委文明办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品牌,全市中小学落实“每周劳动教育不少1课时”的要求,开发家居生活、植物栽培、手工制作等20多门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参与校务、班务、值日生工作和公益劳动。在家庭教育上,设计《家庭劳动展示卡》,引导家长教育指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此外,我市还推动全市11所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增设学工、学农和手工制作等劳动教育项目43项,每年参加实践活动学生达25万人次以上。 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泉州团市委连续多年深入举办“少年军校”品牌活动。少年军校活动聘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市级少先队名师共同训练、授课,通过全封闭式的国防教育、疏散演练、军训活动等课程,让学员在了解学习部队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同时,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共有5400多名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在军校里受教育、历磨炼、长才干。 发挥文化名城资源优势 闽南文化深入课堂 在泉州通政中心小学,学校墙壁上布置的富有闽南特色的“泉州十八景”,将历史悠久的东西塔、洛阳桥、承天寺等历史文化古迹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现在师生面前,让师生感受到泉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人文积淀深厚广远,崇文尊教风尚根植人心。 2008年以来,我市广泛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取得显著成效。 小学和幼儿园利用“闽南童谣”及歌曲幽默诙谐、朗朗上口的特点,把“闽南童谣”作为幼儿语言、音乐的学习内容;有的中小学开发植根本土的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小导游、名胜遗址考察、名人故居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寻、体验、欣赏中积淀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爱乡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全市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在项目设计上,每个文化宫要求安排2—3个以上的闽南文化传承项目,“南音”“梨园戏”“元宵花灯”“掌中木偶”“五祖拳”“拍胸舞”等深受欢迎。 “大手拉小手” 关爱未成年人有了“泉州模式” 在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上,泉州各部门不遗余力。 今年以来,泉州市“百万大手牵小手”关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该活动由市关工委牵头,协调党政群机关部门,带动社会各界,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帮教转化”“家庭教育”“爱心助学”“科教和科技培训”“身心健康”“净化环境”“关爱外来工子女”“关爱留守儿童”和“关爱青少年特殊群体”等十大工程,2015年该做法入选全国关工委80个工作品牌之一。市关工委继续以精准关爱提升“百万大手牵小手”品牌内涵,组建关心下一代志愿者联盟,16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3000余名志愿者在青少年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方面贡献力量。 在办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上,泉州先行先试。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多年来,泉州市检察机关整合社会资源,强化部门联动合力,着力打造保护性办案机制、社会化帮教体系、修复性救助制度、多元化普法教育“四位一体”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模式,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泉州模式”专项推广。2013年以来,近500名涉罪未成年人通过帮教挽救重新走上工作生活正途,其中,超过300名未成年人考上大学或成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