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范恒山:着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摘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范恒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山着世界市群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力打战略决策,是造京《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任务,应牢牢把握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津冀级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范恒历史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山着世界市群抓住关键环节,力打有力有序有效地加快建设。造京

范恒山:着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见习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在6月6日举办的津冀级城“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范恒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山着世界市群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力打战略决策,是造京《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任务,应牢牢把握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津冀级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有力有序有效地加快建设。

“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是时代的选择,是基于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的科学选择和必然要求。”范恒山指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一方面顺应了京津冀自身发展要求,体现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定位,有利于创造国际竞争的新优势,进一步夯实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空间基础;另一方面也体现其地区的比较优势,京津冀地区幅员广阔、城镇众多,各城镇间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有着天然的连带关系和互补机缘,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当前京津冀城镇体系失衡,城市群规模结构存在明显“断层”的现实压力也需要化解。京津冀地区城市间发展差距悬殊,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城市集聚了大量优质资源,发展水平居于全国甚至是世界发展的优势位置,但同时周边分布着大量体量较小、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城镇;大城市“虹吸效应”显著,中小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形成中心带动、协同发展、一体联动的格局。

范恒山认为,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应遵循五个发展原则,即协同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联动发展和创新发展原则。要坚持优化布局、有序开发、保护优先、分工协作、改革引领,既要把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具体实际;既要立足于发挥当前比较优势,又要体现高端发展、长远发展的要求。

“应当在一些方面狠下功夫,” 范恒山指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优化城镇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一体联动、强化改革创新、提升公共服务等五个关键环节是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工作中的重点。

首先,优化城镇格局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支撑,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京津联动发展。推动产业要素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轴向集聚,建设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以轴串点,以点带面,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体框架。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要强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引领,构建城乡之间平等的利益交换机制,加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在空间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推动资源要素在工农间、城乡间平等交换,拓展农村新经济新动能发展的空间。

第三,加强一体联动,从交通、生态、产业等方面推进对接合作。建立京津冀主要城市间1小时交通圈,完善公路交通网、现代港口群、航空枢纽建设,加强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区域交通信息共享合作;强化生态环保联防联治,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清洁水行动,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建设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加快推进区域间、产业间循环式布局,推进产业对接合作,协同实施品牌战略,一体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城市群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良好格局。

第四,加强创新驱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城市间自由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围绕突破重大体制难题,打造先行先试实验平台。建立健全一体化协调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优化配置机制,建立重大建设与改革事项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精干高效的城市群合作联动机制。

第五,提升公共服务。教育方面组建“京津冀高校联盟”、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发展、共建特色学科、鼓励扶持在京高校向京外转移;医疗卫生方面,建立健全城市区域内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推进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和医疗人才流动;社保方面,实现养老保险三省市间和各城市间的顺利衔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措施,协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引导居民就近就医。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个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最终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范恒山说。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由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