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规范管理记者从汉源县教育局获悉,校外为有序推进“双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培训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工作落地落实,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课后该县教育系统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有序配合,服务聚焦规范校外培训管理、质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规范管理抓实“五项管理”三大环节,校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培训 为打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主动仗”,提升通过分类摸排“底数清”,课后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服务由教育、质量公安、规范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共同研判形势,共同制定方案,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建立“一家一册”台账28册,明确问题清单,确保底子清、情况实。通过开展“挂牌行动”、治理中小学教师违规兼职补课、治理无证机构等举措净化教育培训市场,组织发动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平台建设工作,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坚持立查立改,现场取缔3所无证无照机构,发出3份《停办通知书》,责令存在问题的10余所校外培训机构限期整改或停业整改。通过网站、微信群、公开信等渠道,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重要意义,公示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名称。采用“集体约谈+个别约谈”的方式,严肃查处学校违法违规行为,并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汉源县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承诺书》26份,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宣传展板70余张(个)。 为下好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先手棋”,汉源县组织60余名联校人员组成6支网格化队伍,建立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交流微信群,及时反馈问题。先后组织56名校长到成都、绵阳等名校跟岗学习校内课后服务模式及内容,经过“班级兴趣课—小组活动课—社团活动”三阶段探索,试点推出“5+n”“3+2”“白+黑”课后服务模式。把课程设置与“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每周3天辅导课程+2天社团活动,采用“总体分配+自选+调配”的形式,优先保障残疾学生、留守学生、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推行“专业教师+兼职教师+聘用人员”的教师组织模式,精选社团辅导老师,利用“青蓝结对”培养副辅导员,保证每个社团有两名辅导教师。截至目前,共开设武术、刺绣、烹饪等20余个课程,全县义务教育阶段88.6%的中小学校已推进试点新模式,约87.6%的学生参与,基本满足中小学生家长需求。 为唱好“五项管理”提质增效“三部曲”。通过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同时,制定“五项管理”(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方面的实施方案。通过公示栏、校园LED显示屏、横幅、发放“五项管理”要求告知书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广泛宣传对学生实行“五项管理”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截至目前,制定“五项管理”实施方案56份,发放告知书4万余份。 钟晓静 记者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