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35家险企,哪家长线赔付能力更强?|2024年度“金标杆”

保险行业向好的金标杆拐点已现。

在“报行合一”优化渠道费用投放和预定利率调降促进产品结构优化的家险共同影响下,保险业负债端成本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长线释放。

在此背景下,赔付寿险业和财险业有哪些新现象?力年度哪家保险公司领跑?

在2024年“金标杆——中国新金融竞争力榜单”之保险效能榜初榜(详见:《保险效能提升榜:35家险企,谁更有长跑能力?更强》)基础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历时3个月,金标杆更新2024年中报数据、家险线上线下深调研和邀请评审团独立打分,长线制作并发布包括产险和寿险两个子榜单的赔付2024年度保险效能榜终榜。

榜单显示,力年度平安人寿和人保财险各居寿险和产险业榜单之首。更强

优中选优

终榜与初榜的金标杆测评对象与测评规则有何异同?

终榜的测评对象与初榜一致,依然是家险20家寿险公司和15家产险公司。

在延续“科学客观”和“公允透明”原则的长线基础上,2024年“金标杆”终榜在初榜基础上进行数据更新,同时增加“专家评审”和“线上及线下调研”两个维度。

对“定性定量指标”数据更新。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分别在2024年4月和7月对“金标杆”定性定量指标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制作了初榜。在初榜中,寿险效能提升榜定性定量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成。更新后的“寿险效能提升榜”终榜评分体系如下图所示:

而财险效能提升榜定性定量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更新后的“财险效能提升榜”终榜评分体系如下图所示:

在本次终榜测评中,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分别更新了寿险业和财险业14个三级指标数据和15个指标数据。此次采集更新的数据主要依据35家保险公司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和2024年上半年理赔服务报告。值得说明的是,因仅有少数财险公司披露2024年上半年理赔服务报告,基于可比性考虑,本次测评的15家财险仍沿用其2023年理赔服务报告数据。同理,因非上市保险公司仅披露年度信息报告而不披露中期报告,故本次指标测评体系保留了初榜中13个寿险指标和11个财险指标的数据。

本次测评对“定性定量指标”做降权处理,由初榜的100%权重降为70%。

纳入“专家评审”。终榜测评专家评审得分由外部9名国内金融业权威专家组成的独立评审团依据调研问卷打分而来。该维度权重为15%,即满分为15分。

与2023相比,本年度新增两个评审专家名额,专家身份更多元,以学界为主、业界为辅的专家团队,评分更客观全面。(详见:《“背对背”实名打分,“金标杆”专家评审团都有谁?》)

在测评方法上,专家评审使用类“赢家通吃”规则。每名专家针对不同榜单选择三家保险公司,同时对35家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单独打分。在记分时,单家保险公司得分由对应榜单得分和综合竞争力评分组成,前者占2/3,后者占1/3。

这与“定性定量指标”维度计分规则保持一致。在定性定量指标测评中,对数据采集遵循“奖优不罚劣”原则,在数据测算时采用“极值加权百分化”算法。(详见:《23个指标下的寿险公司画像比拼:哪家综合实力居末席?哪家赔付更快?|透视金融业年报⑨》)

在该算法下,测评对象之间差距被放大,更契合榜单“优中选优”设计初衷。以中国人寿为例。中国人寿在“定性定量指标”维度27个三级指标中有10个指标获得满分。这意味着在10项三级指标中,中国人寿均位居20家寿险公司中第一。

优化“线上及线下调研”。与2023年相比,在测评对象扩容后,调研范围也由上市保险公司扩展到非上市保险公司。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过电话、微信、邮箱和传真等方式联系并发送调研函,给予35家保险公司三周充分准备时间。农银人寿、中意人寿、国华人寿、建信人寿等均为首次参与调研,且回复内容较为翔实。但少数保险公司因内部审计和全力扭亏等特殊原因而未及时回复调研问卷。

值得说明的是,本次“线上线下调研”维度评分从“参与度”“及时性”“完整度”和“准确性”四个方面综合打分。

寿险榜单首尾得分相差高达46分

被测评的20家寿险公司,哪家效能提升最快?

寿险效能提升榜显示,20家寿险公司得分差异显著,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超过46分。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分别以74.45分和74分领跑,友邦人寿紧随其后,得分63.05分。

 

分维度看,平安人寿在“定性定量指标”和“专家评审”维度均位居第一。中国人寿与其分差不大,但中国人寿因回复调研及时、完整准确,在线上及线下调研维度获得13分高分。此外,国华人寿、太平人寿、建信人寿等公司亦获得调研维度的12分以上高分。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寿险行业回暖迹象初现。从负债端看,主要表现在新业务价值率上升。从资产端看,股市回暖驱动投资收益大幅改善。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三季度单季利润翻倍增长。

新业务价值率增长系产品结构调整及渠道结构优化所致。2024年上半年,因预定利率下调和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实施,寿险公司普遍促进产品期限结构向长年期保单转化,并且加强银保渠道的产品创新和服务支持,开发高净值客户,推动产品结构改善。

此外,寿险公司代理人规模企稳态势巩固,人均效能持续提升。近年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头部寿险公司坚定推动代理人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和综合化转型。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末,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力为 64.1万,较年初增加1.1%,中国平安个险代理人数量为 36.2万,较年初增长4.3%。两家公司代理人数量均已实现触底回升。 个险销售人力为中国人寿代理人统计口径。

同时,各公司队伍质态持续改善。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人寿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17.7%,绩优人力数量和占比持续实现双提升;中国平安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上升54.7%;中国太保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同比+15.0%,月均核心人力规模同比+2.4%;新华保险人均产能大幅增长,绩优人力规模同比提升。

财险业综合成本率普降

被测评的15家财险公司,有何变革之举?

财险效能提升榜显示,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领先,中国人寿财险位居第三。众安保险挤入前五。

 

财险行业头部效应明显。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市场优势明显,进入前五不足为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以保费收入计,三者市场占有率近7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财险和众安保险。中国人寿财险借势新能源汽车保险快速发展。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3年,中国人寿财险新能源汽车保费增速分别为52%、86.5%和42.6%。

众安保险因其创新性备受外部评审专家青睐,其获得的专家评审得分仅次于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众安保险有健康、数字生活、消费金融和汽车四大保险业务。其中,数字生活占据了总规模保费近半壁江山。产品创新是众安保险获得高分原因之一。2024年中期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宠物险保费同比增长超2.8倍,而与外卖平台合作推出的场景保险总保费同比增长超3倍。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与初榜相比,本次测评的15家财险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下降。具体而言,15家财险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为99.09%,而初榜中该数值为100.23%。

本次测评中的综合成本率取值于15家财险公司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而初榜时取值于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综合成本率等于综合赔付率与综合费用率之和。而本次测评的15家财险公司平均综合赔付率为67.73%,较初榜时增加0.9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15家财险公司平均综合费用率为31.27%,较初榜时下降2.05个百分点。

综合赔付率主要取决于自然灾害、公司对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其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控性、可控难度大的特点,因此自然灾害成为影响财险综合成本率及承保利润表现的主要因素。

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32亿元,同比增长4.8%。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15家财险公司综合赔付率上升的原因。

财险公司综合费用率优化一方面与监管持续推动车险方面的报行合一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与财险公司主动调整有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