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摒陋近年来,习移低碳祭祀、风俗风文明扫墓的文明氛围越来越浓厚。 近日,祭扫记者走访发现,成新倡导绿色、摒陋环保的习移现代文明祭扫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市民祭扫的风俗风主流。 鲜花寄哀思 3月31日,文明清明节前夕,祭扫在我市的成新公共墓园,前来祭扫的摒陋市民在测量体温后,进入墓区,习移现场秩序井然。风俗风 “今年,我们采取预约祭扫的方式,每日上午、下午各有200个名额,并分时段开放墓园。”雨城区龙岗山公墓管理所负责人戴继华告诉记者,因为实行了预约祭扫、出行分流错峰等措施,近段时间,前往墓园扫墓的人数相对固定,不会出现人员扎堆的现象。同时,墓园还规定,祭祀者在园内停留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带鲜花就好了,不需要再带别的东西。”在雨城区龙岗山公墓,市民刘先生前来给父母扫墓。他说,用鲜花寄托哀思,既方便又环保。 “现在很少有人烧纸钱、放鞭炮,整个墓园很安静,空气也更好了。”刘先生感叹道。 同刘先生一样,来祭扫的市民手中都捧着白色或黄色的菊花,他们将鲜花放在先人墓前,有的用清水擦拭墓碑,静默一会儿后离开。 在公墓外,过去的香蜡纸钱店现在也都“改了行”,一束束菊花摆放在摊位上。一名摊主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采用鲜花祭祀,没有人购买香蜡纸钱了。 “现在这样好,过去一到祭祀高峰,周围烟雾缭绕,现在清清爽爽的。”该摊主说。 清爽过清明 “现在,鲜花祭祀已成为主流。”戴继华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扫,不再焚烧香蜡纸钱,不燃放烟花爆竹。每逢祭祀高峰期,我市相关部门在各墓区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将市民手中的香蜡纸钱换成鲜花。 在雨城区龙岗山公墓门口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文明祭扫的倡议书》中,雨城区民政局倡导市民通过家庭悼念、网络祭扫等方式,追忆缅怀,同时要求前往公墓的市民不携带香蜡纸钱,文明祭祀。 “祭祀先人是中国人的传统,每年清明前后,都是祭祀的小高峰。今年,受疫情影响,从目前预约人数看,祭祀人数比往年少一些。不过当天的400个名额目前也快预约满了。”戴继华说。 尽管祭祀的人不少,但随着文明祭祀理念的推广,近年来,市民祭祀习惯也逐渐改变,主动选择以鲜花表达思念之情。 戴继华认为,相比过去清明节烟熏火燎、鞭炮声此起彼伏的场景,如今的墓园,平添了几分肃穆和清雅。 由于今年的特殊性,“鲜花换纸钱”活动未开展。为了弥补市民因疫情影响而无法现场祭扫的遗憾,公墓管理所工作人员将集中敬献黄丝带和鲜花,祭奠安葬在墓园中的逝者。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