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郑逍(右)仔细检查设备线路 前不久,让路航天员王亚平和翟志刚、事国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内,家事为全球青少年带来了一次“高端”科普。勤钻这次长达60分钟的研实天地实时视频直播,背后离不开我国的现航“天链”系列卫星。 “天链”卫星的天梦测控系统,见证着我国探索太空的让路脚步,也在我国航天发射以及载人航天任务中,事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家事作用。在“天链”系列卫星发射背后,勤钻离不开许多航天人的研实默默付出,这些人中,现航有一名来自雨城区的天梦26岁小伙子王郑逍。 12月15日12时,让路距离“天链二号02卫星”发射成功已过去约36小时,记者连线王郑逍,谈及火箭成功发射时,他仍然难掩心中的激动。 为圆航天梦 辞掉工作 “我从小就喜欢飞机、火箭之类的玩具,也一直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王郑逍说,读高中时,他怀着对天空的向往,报名参加了飞行员招录,却遗憾失之交臂。 王郑逍考上大学选择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是有意向航天方面靠拢。大学毕业后,王郑逍顺利进入成都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平淡地过下去,但2018年的一天,他在看一档电视节目时,火箭升空的轰鸣声唤起了儿时的航天梦想。王郑逍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辞去工作,只身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并经过一系列的考核,成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员。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现有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是中国发射卫星最多、对外开放最早、发射轨道最高的纪录保持者,享有‘嫦娥港’‘北斗港’的美誉!”王郑逍告诉记者。 师父传帮带 技能进步快 王郑逍的工作地点位于一个小地名叫牛头山的观测站,这里被称为“万里测控第一棒”,主要负责火箭起飞段和飞行初始段的跟踪测量和实况记录工作。刚到岗位时,困难比想象更多更大,王郑逍在大学里的所学,没多少能派上用场,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作为设备操作工,必须对设备图纸、构造原理、功能性能、操作程序等掌握得一清二楚,但说来简单,做起不易。在学习中,为积累更多经验,王郑逍自加压力,经常加班加点,因为是“新手”,有时也会出错,一出错就被师父教训,但在他看来,严师出高徒,正是师父的严厉,让他长了记性,技能也得到很快提升。尤其在检测设备时,王郑逍更是一丝不苟,不懂就请教师父……他从师父和前辈的经验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 王郑逍到观测站4年时间,参加过包括“嫦娥”“北斗”等共计3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从普通岗位工作人员一步步成长为优秀操作手。 今年,工作设备迎来更新换代。在参与设备研发和调试过程中,为了能够早日了解新设备,王郑逍和同事加班加点,有时忙来连吃饭都顾不上。针对新设备存在的问题,他积极向相关人员请教,提出许多解决措施和方案,直到把问题彻底解决。 自家事“让路”国家事 “自古忠孝难两全”是王郑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去年,就因为工作推迟婚礼,不知明年如何!”王郑逍告诉记者,原本去年就该举行婚礼,婚礼物品都买好,结果单位通知有事,他同妻子一道在民政部门领了结婚证便匆忙返回岗位。今年,因设备更新换代,他要熟练掌握新设备,不得不再次推迟婚礼,但让王郑逍欣慰的是,妻子和家人都非常理解和支持他。“希望明年能回家举办婚礼,弥补对妻子的亏欠。”王郑逍说,作为航天人,任务随时可能到来,承诺能否实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在王郑逍心中,还有一件让他至今仍感愧疚的事。2019年9月,母亲查出患癌症,且已是中晚期,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尽管父亲一再安慰他别担心,安心工作,可王郑逍怎能不心焦和牵挂。因为工作太忙,他只能默默地在远方祈福母亲平安,直到10多个小时后,接到父亲“你妈妈手术顺利”的电话,才长舒一口气。 “我要感激家人,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有我今天的成绩!”王郑逍说。 徐卓 何东益 李长浩 本报记者 彭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