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民族一家亲 共谋幸福路

  在汉源县小堡乡丁家社区,民族有一种风景,家亲叫民族团结、共谋共同富裕。幸福

  宽敞平坦的民族进村道路,圆了大家共同奔小康的家亲梦想;新建的法治广场上,各民族群众齐歌共舞,共谋其乐融融……        

  一进社区,幸福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民族居民眉宇间、家亲言语中,共谋流淌着自信和希望,幸福整个社区到处呈现一派民族团结进步的民族幸福场景。

  丁家社区是家亲汉源县6个新建内安移民安置集镇之一,社区内除汉族外,共谋还有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其中藏族彝族居民占社区人口的30%左右。虽然大家做邻居没几年,但在生产生活中都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就像一家人一样。

  种果树  结亲缘  开硕果

  曾经,蚕桑是小堡乡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现已不再适合种桑养蚕,怎么办?如何在产业上做文章,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在咨询县农业局专家后,社区干部决定发动居民发展水果产业,但却遇到了阻力,因为大家不相信这地方能够种果树。 

  “大伙儿都是很实在的,要眼见为实,看到别人做得好,才会跟着做。”鉴于此,社区组织相关干部、社区代表一起外出考察学习。  

  邓道云就是考察组的一员,看到别人都栽植果树致了富,回来后就放弃了传统种植习惯,带头种上了黄果柑。勤学加实践,很快,邓道云在果树种植上尝到了甜头,成为丁家社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之一。  

  “有了这批带头人,大家的积极性高多了。” 邓道云家的变化让居民们看到,发展黄果柑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得让居民看到变化,接着才能让他们知道怎么办。”邓道云表示,他虽然富起来了,但还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鉴于藏族彝族同胞以前未种过黄果柑,他便为大家答疑解惑,传授种植经验。  

  为了帮助乡亲们尽快掌握黄果柑的种植和管护知识,邓道云一有空就为大家介绍经验,亲自指导如何种、如何管。

  “邓道云就是我的师父,我们一家种植黄果柑的技术都是他教的。”一藏族居民说,为了学习种植,他还专门学了汉语。现在,不少种植黄果柑的专业术语他都能听懂。

  尽管民族不同,风俗各异,但在致富路上,社区不让一个家庭、一个居民掉队,各民族同胞互帮互助,呈现出了浓厚的大家庭氛围。不仅邓道云,社区还有不少种植大户都将种植新经验、新观念、新做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少数民族同胞,让他们学技术、学管理。居民熊曰琴(藏族)、阿足子(彝族)都得益于邓道云的帮助,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同心同助  同心同德

  丁家社区里,无论什么民族,不分男女老幼,大家将民族团结牢记于心中。这四个字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项行为准则。 

  互帮互助的故事社区居民能讲一箩筐。居民韩国霞说,自己不懂如何管理果树,买农资化肥的事全都被邓道云包了;农忙时,詹洪淑一家都在地里摘黄果柑,大伙儿只要有空,都会伸手帮助;邻居谁家有红白喜事,藏族同胞熊曰庆都会忙前忙后……这些滴水之恩、举手之劳沉淀在彼此交往的生活中,让丁家社区各族同胞从陌生到相伴,在彼此心田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社区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大了。 

  “郁郁葱葱的黄果柑树,就像社区群众绵延的情谊,只有不分彼此、紧紧相依,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邓道云感慨道。

  当然,社区居委会主任廖松锦看来,民族团结不仅要同心同助,还得同心同德。如今,社区党支部积极利用节庆日、农闲,组织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引导居民互动交流,最大程度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更强。 

  “社区生活着多个民族,汉族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藏族的藏历新年、环山鸡节,彝族的火把节,各个民族的节日大家都一起过,形成了一个极好的风俗。” 说起这些,居民们总是津津乐道:“我们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但生活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故事每天都在丁家社区以不同形式上演着,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奔向美好明天。   

  “民族团结一家亲,互帮互助同致富,已是丁家社区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廖松锦笑着说道。 

  秋天,象征收获。那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个个结满枝头的果实,好像在讲述丁家社区各民族共同致富的故事。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