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优化金融服务 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

  下载手机APP送15个鸡蛋、防火墙投资养老公寓可获高回报、优化缴纳养老床位预订金可领取福利补贴……这些看似唾手可得的金融金融福利,却往往成为老年人最容易踏空的服务“陷阱”。当下,筑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安全加深和金融消费的升级,老年人已成为重要的防火墙金融消费群体,广泛参与各类经济金融活动。优化然而,金融金融老年群体因其自身年龄较大等特点,服务也成了遭受金融权益侵害的筑牢“重灾区”。

  如何提高老年群体的安全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刚过去的“3·15”教育宣传周活动中,我市各金融保险机构便聚焦老年人、防火墙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优化金融知识需求,以及金融知识薄弱环节,金融金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技能,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金融诈骗要警惕

  “老年群体遇到的金融诈骗,主要集中在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杀猪盘’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保健品诈骗和收藏品诈骗等几种类型。”工行雅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诈骗的方式五花八门,但都抓住了老年群体在金融消费领域的盲点与弱点。

  当下,养老金融产品的迅猛发展与老年人金融素养欠缺的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投资理财走进寻常百姓家,许多老年人也将养老钱投入其中,希望获得增值。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老年人更易成为金融诈骗的目标群体。

  此外,数字金融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老年金融消费群体权益保护的难度。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登“网”入“端”、金融产品打“包”上“链”,金融陷阱也借势花样翻新,这让一些警惕意识本就不强的老年人,对金融风险更加防不胜防,且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老年消费群体的特殊性,给消费者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上述负责人认为,加强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要相关机构共同努力,以此为老年群体“撑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防范意识不可少

  “我老伴曾接到一个诈骗电话,让我们更换退休金银行卡账号,我突然想起你们讲过这类骗术,这才及时劝阻了老伴。”近日,在雅安市金融教育基地内,家住市区羌江南路的王婆婆,对前来开展金融知识讲座的银行工作人员说道。

  由于老年群体相对缺乏应对诈骗电话、诈骗短信、钓鱼网站链接的鉴别能力,除了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外,我市还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利用现场体验场景,通过老年人专用通道,以及助老设备(放大镜、老花镜)等实用工具,让老年人感受有“温度”的支付服务;现场指导老年人体验升级版的大字(语音)适老手机银行APP和存取款机、VTM、移动PAD和网银体验机等移动支付产品与服务,“面对面”“手把手”让老年人了解金融科技带给支付服务的便利和便捷。

  我市许多银行机构在网点内开辟宣传专区,向老年人发放反诈宣传折页,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支付密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假币识别等金融知识。介绍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等典型诈骗手段及相关识别方法,帮助老年人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个人及家庭财产保护能力。

  “除了宣传外,银行机构还应加强针对老年客户的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金融适老化服务举措落实落细。此外,针对老年客户的消费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不断加强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厚植养老金融土壤,健全养老理财市场,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便利的金融服务。”农行雅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要突出“适老”专题,关注老年消费者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力争做到消除盲点、解决难点、疏通痛点、减少困惑点。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对金融消费者设立保护规则,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为老年消费者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

  记者 蒋阳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