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中国农科院粮食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取得新进展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于文静)“十三五”时期,中国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农科持续加强基础理论创新、院粮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新品种培育等研究,食作品种培育取得一系列新进展。物重

  这是大新记者从中国农科院12日召开的“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品种培育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介绍说,新进“十三五”期间,中国展中国农科院选育的农科作物重大新品种不断涌现,引领了我国主粮育种方向。院粮优质小麦“中麦578”亩产达到了841.5公斤,食作高产抗病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年推广达800万亩,物重“中单808”连续多年成为西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大新“中黄13”成为近30年来唯一推广面积超亿亩的品种培育大豆品种。

  同时,中国农科院选育出了中谷系列谷子、中绿系列绿豆、中红系列红小豆等杂粮新品种,其中“中谷2”米质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成为山东“龙山小米”、新疆“疏勒小米”等品牌小米的主开发品种。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发展,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专家们认为,未来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但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粮食消费总量仍将刚性增长,随着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万建民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加强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围绕新时期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环境友好、资源高效、优质和高附加值专用,以及适宜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重点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优质节水小麦、抗赤霉病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新品种。

分享到: